欢迎来到中国文化信息协会创新文化传播专业委员会!
联系电话:13691357999
科研项目
让文明实践 在乡村落地生根
阅读:924次 更新时间:2021-08-13

“把村戏台打造成为农村理论宣讲、教育、文化、民间习俗的共享平台,真正将文明实践融入到群众生活中。”8月12日,湛江市举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多名与会人员在实地考察坡头区龙头镇山车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后对相关工作表示认可。

今年来,山车村整合农村大戏台、文化小广场、榕树大讲堂、农家书屋、妇女儿童之家等现有资源,将散落于各处的宣讲、文化、健身、科普、教育等多个公共服务资源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将其变成当地群众最乐意去的文化活动场所。

类似山车村这样的自然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在坡头区一共有18个。坡头区从2019年就建成了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各镇(街)、村(社区)充分利用现有场所和现有基层公共服务阵地,在原有“中心(区级)—所(镇街)—站(村居)”的基础上,整合村文化楼、大戏台,探索建设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将文明实践活动真正送到老百姓家门口。此外,坡头区还打造了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形成了“中心、所、站、点、基地”五级联动的文明实践“新矩阵”。

“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就延伸到哪里。我们将文明实践融入到群众生活、做到群众身边、做到百姓心坎上,解决‘在哪实践’‘谁来实践’‘怎样实践’‘有效实践’的问题。”坡头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吴建文告诉笔者。坡头区农村基本都建有一座硬件条件较好的戏楼,每逢节庆,戏楼都会有粤剧演出,但其余时间戏楼都是闲置的。该区以农村大戏台为主阵地,建设文明实践长廊、邻里共享驿站、妇女儿童之家、社工之家,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并顺应群众需求,以“点单上菜”的形式开展惠民活动,把村戏台打造成为农村理论宣讲、教育、文化、民间习俗的共享平台,推动文明实践在乡村落地生根,走进群众心里。

文明礼仪、邻里和谐、传统美德、孝老敬亲……在坡头区多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内,一面面画面生动的彩绘墙,一处处精美的宣传小品,不仅扮靓了乡村环境,也对遏制农村陈规陋习、推进移风易俗有着重要作用。

“以前村民经常靠打牌来消磨空闲时间,现在村里建了文化墙、文化长廊和阅报栏,闲暇时可以在这里读书看报、健身打球,文化生活逐渐丰富起来。”坡头区官渡镇东岸村村民李亚德说,“前段时间,区里还在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举办百场党史百姓宣讲活动,又唱红歌又讲故事,不干巴、不枯燥,我们都听得津津有味。”

为进一步充实基层文明实践活动,活跃乡土文化,挖掘和培育乡土文艺人才,坡头区还举办文明村社邻里才艺秀活动,组建坡头群众文艺团开展文艺展演,并将理论宣讲与文化生活相结合,以“文艺+宣讲”的形式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的村戏台进行巡回演出,让老百姓作为基层文明实践活动主体,走上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舞台。

联系电话:13691357999 电子邮箱:1021524187@qq.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路8号
版权所有 中国文化信息协会创新文化传播专业委员会 京ICP备2021006765号-1